和田玉的种类鉴赏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一) 产出环境划分 和田玉根据产出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山料、戈壁料、山流水、籽料。 其中山料指的是在地质作用的影响下产生于山上的原生矿, 这种玉料形成的条件十分苛刻, 一般情况下会呈不规则的块状, 且体积较大。绝大多数的山料在质地上较为粗糙, 且内部结
(一) 以色辨别, 把握品质
在辨别和田玉品质的过程中, 可根据其颜色来对品质进行分辨。和田玉的颜色要求柔和、纯正、分布均匀, 通常情况下, 白玉要求“白如截脂”、黄玉要求“黄如蒸栗”、青玉要求“青如苔藓”、碧玉要求“绿如翠羽”、墨玉则要求“黑如纯漆”。
以碧玉的辨别为例, 碧玉在色泽上有着青绿、暗绿、墨绿、绿黑等区别, 其薄片在强光的照射下依然呈现出深绿色, 虽然这一特性避免了玻璃或者是塑料的冒充现象, 但是依然有用蛇纹石玉或者是深色的青玉冒充碧玉。
(二) 质地鉴赏, 感受细腻
和田玉在质地上极为细腻, 为其增添了一份光洁滋润、柔如凝脂之美。从光泽度上看, 和田玉具有一种介于玻璃、油脂以及蜡状物体之间的光泽, 因此也有“体如凝脂, 精光内蕴, 质厚温润, 脉理紧密, 声音洪亮”之说。在辨别和田玉质地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放大镜等设备来观察和田玉的毛毡状结构, 一般表里如一的和田玉为真品。
以白玉为例, 质量越好的白玉在质地上也越为细腻, 且颗粒间的空隙较小, 难以混入杂质。另外, 白玉给人以温润滋泽之感, 泛有明显的油脂光泽, 且具有适中的透明度, 这样保证了玉件的生气。
(三) 手掂重量, 加以区别
和田玉美的展现
明白玉金刚佩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一) 把握三七定律 在鉴赏和田玉雕刻艺术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把握“三七”定律, 即:三分形似, 七分神似。指的是和田玉的雕琢不需要过度追求形象的逼真, 但是在细节上一定要仔细慎重, 追求的是一种
和田玉的手感一般较为沉重, 在鉴赏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掂量加强与玉的交流。以白玉的品鉴为例, 可以将其放在手中掂掂, 感受是否有沉重的感觉, 用手的抚摸来感知这块白玉是否有温润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将和田玉与其它玉种加以区别。
(四) 观看纹路, 体会艺术
任何一块和田玉都不可能无暇, 有的玉含有少量的、不容易察觉的杂质, 有的玉在纹路上则较为清晰。通过纹路的观看、比对与分析, 同样可以对和田玉的真伪、质地进行比对, 例如假的和田玉的纹路就较为僵硬虚假。
另外, 很多鉴赏者、收藏者过于强调和田玉的无瑕, 对于纹路嗤之以鼻, 但是在天然或者是搬运、加工等过程中形成的石纹、裂纹、裂痕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在鉴赏的过程中, 应该抱以宽容的心态, 细细品味这些具有艺术感、生命力的纹路。以“水天连接”的作品为例 (如图3所示) , 这块石料本就有十分明显的裂纹, 但是却被突破创新地运用于云朵的塑造, 进一步提高了纹路本身的艺术价值。
(五) 细品雕刻, 感知美学
和田玉的雕刻实际上是在自然艺术之上的再创作, 雕刻能够凸显和田玉的艺术魅力, 掩盖原材料的瑕疵, 同时雕刻还能够赋予和田玉原石更多的文化内涵、艺术精神、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鉴赏和田玉作品的过程中, 应该对雕刻、纹饰进行精品细品, 从中充分感知和田玉作品的美学。
本文源自头条号:灵玉一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和田玉的玉石之路
近年来,中国学界根据境内大量考古发现,提出纠正丝路说西方话语的中国命题“玉石之路”。认为从新疆出产和田玉的南疆一带到中原王朝之间,存在一条贯穿文明史全程的西玉东输路线,其存在的历史要比李希霍芬构想的西汉以来的丝绸之路早一倍。为了说明这条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