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古今人们眼里的和田玉

和田玉买进不能只求价低品相和内涵更关键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随着和田玉艺术品、饰品价格不断疯涨,很多收藏者和投资者都抱着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愿望,大量收购低价位的和田玉。连抱着保值心理购买和田玉饰品的消费者也不占少数。但是现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出现了,市场上低价和田玉进手容易出手难。为此,业内人士表示,

在很多人眼里, 和田玉是玉, 翡翠也是玉, 独山玉、岫玉等地方玉种也都是玉, 他们常常引用古人说的“石之美者为玉”来为自己辩护。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明清四大名著里的《红楼梦》, 原本叫《石头记》, 貌似说的是石头, 讲的其实是美玉。书中第三回讲到主人公贾宝玉出场时, 作者形容这个公子“项上金螭璎珞, 又有一根五色丝条, 系着一块美玉”, 到了第八回, 薛宝钗因生好奇, 让宝玉将它从项上摘下给她看, 作者形容那块美玉:“只见大如雀卵, 灿若明霞, 莹润如酥, 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象。”所以说, 玉的一面是“通灵宝玉, 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 另一面是“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现在我们提到玉, 往往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在很多人眼里, 和田玉是玉, 翡翠也是玉, 独山玉、岫玉等地方玉种也都是玉, 他们常常引用古人说的“石之美者为玉”来为自己辩护。不过, 当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提到这个想法的时候, 很少有人知道他不仅说了“玉, 石之美者”这样的话, 后面还说“珉, 石之美者;琨, 石之美者”。这件事情的逻辑其实挺简单:玉是美丽的石头, 但不是所有美丽的石头都能叫玉。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例如, 许慎讲到“玉”, 而提到“珉”的时候, 就简单多了, 你这块石头漂亮就行, 并不要求五德。因此, 在古人眼里, 狭义的玉要具备五种属性:温润、缜密、内外一致、声音舒扬、裂不伤人。我无权武断地说, 古人为玉的定义做了严格的地域划分, 但根据那五种属性, 他们总是会寻找那种可以尽可能比喻君子德行的石头。事实证明古人做出了某种经验性的选择, 那就是新疆地区的和田玉。所以从战汉到唐宋元明清, 很多优良的玉器都是从这个地方出产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当然, 在古人确定和田玉为最合适的玉种之前, 他们还采纳过很多美石为玉, 我们现在所说的高古玉, 多半都是除和田玉之外的地方玉, 当然其中有些在成分上也与和田玉区别不大, 都属于透闪石类的玉种。例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很多玉璧、玉琮等都属透闪石、阳起石之类, 而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很多龙、勾云形器、龙首玦等则属于蛇纹石、硅质岩、松石之类。简单说来, 远古人用于琢磨美玉的材质, 无非是就地取材, 他们多半不会千里迢迢跑到新疆去采玉。当然, 西域和内陆之间的贸易往来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早, 例如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就出土过一件确定来自新疆地区的和田玉斧。你可以想象至少距今六千多年以前, 内陆人可能就知道新疆和田玉, 而且开始将其琢磨成他们心目中的美玉器物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辨识古玉是个很庞大的学问体系, 你可能要学会识别历史上每个时期古玉文化的特征。例如:我们总说三代、秦汉是一个高潮, 然后突然走下坡路, 直到唐宋又起了一个高潮, 之后到了清中期又一个高潮。现在玩古玉的人很多就冲那几个时期去收藏, 不过这只是一个大概, 其实每个朝代的玉器, 都有它自身的特征, 无论是从纹饰还是工艺上, 都有可以识别的断代标准。不过, 既然有特征, 也拦不住人去仿制造假, 这事往往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古人就做过, 人的想法不分古今。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在我心目中, 行家分两类, 一类是那种把玉放在放大镜下面看来看去的, 他们注重细节, 研究沁色, 观察表面纹饰或雕琢手法的时代特征, 这类是技术派;另一类呢则是看味儿。这个词是过去鉴赏大家王世襄说的。在王老眼里, 好的东西就得有“味儿”, 这个“味儿”当然不是指气味。“味儿”, 在汉语里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词, 什么东西一旦有了“味儿”, 就意味着达到相当的成就和境界了。

收藏和田玉小心替身

根据当前的玉石市场整体上分为两种档次的消费者,一是买玉作为装饰品佩戴,一般选择中低档玉石产品居多;然后就是为了收藏投资。作为投资者一般选择升值空间较大的产品,所以选择和田玉也是无可厚非。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和田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放到古玉上, 哪些有味, 哪些没有, 其实就是人工和机器的区别, 或者往深了说就是古人琢玉的那种认真劲儿。过去那些玉工为了掌握手艺活, 愿意花上很多时间反复做着一件枯燥的事儿, 就为了把基本功练扎实了。然后很多清宫造办处的御用玉匠, 可能还有很高的心气儿, 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这过程到了最后, 就成了一种习惯而为之的造器的态度。这些心气儿, 你在机器做成的玉件上, 是完全看不到的。机器仿制的再好、再惟妙惟肖, 也没有手工做出的那种味儿。当然, 一个人能从器物上“嗅出”这种味儿, 靠的还是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说白了, 这得是时间熬出来的眼力。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玉自古就用来通灵, 这也就是为何它和青铜器一样, 都是上古祭祀首选的礼器。现在我们很多人佩戴玉器, 除了它自身的光泽美、工艺美, 很多人可能还会觉得戴一块玉, 会得到上天的庇护, 或者自己会得到玉器的滋润, 整个精气神都会越来越好, 这种原本普通的透闪石就这样被赋予一种吉祥的寓意。清末民初的大收藏家刘大同写过一本《古玉辨》, 书中有两节分别叫“古玉活血之经验”、“古玉防险之见闻”分别谈到了佩玉者所经历的奇异见闻。譬如刘大同自己左臂有疾, 他就找了块古玉佩于左腕, 昼夜不去, 几十年过后, 病竟然好了。又有, 一个瓦匠把一块古玉做烟斗挂坠, 某次在工地失足坠地, 烟斗上的古玉碎了, 但瓦匠却安然无恙。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还读过另一本有趣的书, 那就是清代的江阴人陈原心写的《玉纪》。书的开头让浙江秀水的杜文澜给他写了个序, 其中提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杜文澜去陈原心那里作客, 陈掏出一块古玉璧对他说, 自己从来都是玉不去身, 这块古玉曾救过他的命, 有一次他去晴川阁游玩, 从三层楼高的地方跌落, 竟然毫发无损。这些是清末人的见闻, 但时至今日, 你在玩玉者的圈子里, 也一样能听到这类奇怪的故事。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在古人的世界里, 美玉除了养生兼护身之外, 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里有一笺叫“燕闲清赏笺”, 里面记录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唐玄宗有一块古玉龙, 开元中大旱, 玄宗将玉龙私下投入龙池, 不一会儿, 就见云雾暴起, 风雨骤作;又有一个叫陆大钧的生意人和妻儿夜寝, 听到有牲畜打斗的声音, 一觉醒来, 在枕头下得到两头玉猪, 大数寸, 刻像精妙。陆大钧觉得很奇妙, 就把它们放进了枕头中, 不知不觉中, 生意竟然一天比一天好。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现在人玩玉有个趋势, 新玉卖得比老玉、古玉甚至高古玉还要好, 我每次都觉得这和紫砂有点像, 新壶比老壶更得宠。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 这可能是因为新玉, 尤其是现代某位知名的琢玉大师的作品, 那么在辨识上, 你可以省很多气力, 不像古玉那么水深;其次从材质上, 现在的和田籽料确实料子脂白细腻的有许多, 很多玉石甚至不雕琢, 它本身就是艺术品。当然, 很多玩玉人并不认同这个说法, 在人们看来, 玉不琢总还是不成器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当然, 玩新玉也有个风险, 仍是涉及产地问题。韩国玉、青海玉、俄罗斯玉均可以在国家标准上冠以和田玉之名, 这导致了市场上的混乱, 也让初玩玉的新手云里雾里, 此处不加赘述。回到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 即便到现在, 都有很多人在争论那到底是什么, 答案各式各样。当古人为玉和珉做区别的时候, 特意为玉加上“五德”之说, 我们不如像个玩物不丧志的君子一样, 别去过分计较玉的灵异, 反倒可以借玉德时常勉励自己, 为人要温润谦和, 知进知退。

本文源自头条号:灵玉一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和田玉收藏节约成本的方法

想要步入和田玉投资的大门,第一道坎就是投资的起步资金过于庞大,因为和田玉本身的市场价值就十分高昂,这让许多投资者感到难以承受。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非白玉不买,这是许多投资者的普遍存在的想法,这个想法使得投资者们将眼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
qinglan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