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和田玉的分类;山料,籽料;羊脂白玉,青玉

入门级和田玉知识讲解篇—青白玉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很多朋友都说既然说到和田玉了为什么不先说一说白玉?毕竟价值高嘛,而要来先说青白玉呢?说这个问题就是往往很多朋友在购买和田玉的时候一看到青白的和田玉就不愿多看,从而很多朋友都会忽略掉和田玉青白玉。 青白玉肉质就是白玉底肉质偏青,这就是我们对青

和田玉分类标准参照

和田玉即软玉,是中国最著名的玉石品种之一,无论玉质和历史文化地位均居四大名玉之首。和田玉色泽温润,常带有油脂感的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和田玉因产于新疆和田而得名。对和田玉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发现了和田玉器,时至今日,和田玉仍是现代玉器的重要原料,尤其是优质白玉料仍是供不应求。

山料、山流水与籽料

和田玉从出产处来说,可分为山料、山流水与籽料。

所谓山料,即是指主要分布于山上之原生矿料。常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之上。山料的特点是棱角明显,块度一般都较大,是制作大型玉雕的理想材料。

所谓山流水,是指通常分布于山脚下,由冰川或季节性河流自山上搬运而下的玉料。山流水的块度也较大,但棱角已不太明显。

所谓籽料,又称“仔儿料”、“仔玉”、“籽儿料”或“玉籽儿”等,是指产于河流中或河床上的玉料。由于长距离搬运磨蚀,其外形浑圆如鹅卵石状。籽料通常块度较小。有色皮的和田玉几乎都产于籽料中,这是因为搬运过程中受侵蚀氧化所致。籽料尽管块度小,但质量却最好。通常透明度较高,质地细腻,少裂纹。也可根据其颜色或色皮分为多个品种:光白籽(纯白色,光滑如卵)、虎皮籽、楷皮籽、秋梨籽、黑皮籽等。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只要其内色白便好料。另外还有青白籽、葱白籽、青玉籽等等有色籽料,颜色虽然稍差,质地却是上好的。籽料通常被用于制作精美的中小型玉件。

和田玉根据色泽差别可分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和多色玉等。

白玉:颜色为白色。

依白色及质地的不同,又分为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肚白、鱼骨白、糙米白和鸡骨白等多个品种,其中以羊脂白最佳。目前世界上中国新疆有羊脂白玉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青白玉是指一种灰白或带有淡淡的灰绿色调的白玉,其颜色介于青玉与白玉之间,通常主体色仍是白色,常被归入白玉一类,属白玉中颜色较差的品种。

青玉:是指从淡青色到青色的软玉。

青色在软玉中是指一种介于灰、绿之间而偏灰的一种不鲜名的颜色。青玉的质地与白玉相似,但颜色不如白玉,故其价值较白玉要低一档。

和田玉里的九大有色玉种!集齐的都是大神

  和田玉里包括很多种颜色,很多人熟知的是白玉和碧玉,但其实在和田玉当中有很多种颜色。   在白玉之外的颜色,我们一般称为有色玉种,那么和田玉当中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呢?   青蓝绿黄,粉紫黑糖,还有一抹翠色。   九大有色玉种,收集全了,你就是

碧玉:是绿色、深绿色或暗绿色的软玉。

常见为菠菜绿色。优质的碧玉也是名贵品种,但不如羊脂玉。通常碧玉不如其他品种质地均匀洁净,常含有明显的黑斑、白筋等。碧玉中的阳起石和绿帘石的含量明显增多。黑斑点多是黑色磁铁矿所致,因其颜色不均,多用于制作器皿。一般碧玉也较白玉低一个档次。

墨玉:是灰黑色至漆黑色的软玉。

墨玉的颜色分布较均匀。有浸染状的黑点密布的品种,也有似大理石般云纹状态分布的品种,还有纯黑色的品种。最优质的为黑如纯漆者,因非常罕见而极其珍贵。墨玉常与青玉伴生,软玉中黑色杂质(或石墨)含量多的部分,也称墨玉。墨玉质地细腻,多为蜡状光泽。一般墨玉的价值也比白玉档次低。

黄玉:是指淡黄色至黄色的软玉,因含氧化铁致色。

根据黄色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如密蜡黄、秋葵黄、栗色黄、鸡蛋黄、米色黄、黄杨黄等。其中以密蜡黄和栗色黄为上品、非常稀少,其价值不逊于好质量的白玉。

糖玉:因其颜色似红糖而得名,多为褐红或褐色的软玉,是因玉被氧化而受铁浸染所致。

多色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存在于同一块软玉中,这种软玉常被称为多色玉。

多色玉又有俏色玉和花玉之分。俏色玉因其可被工艺美术人员设计成俏色玉雕而得名。俏色玉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色皮的软玉;另一种是质地中具两种以上颜色的分层或分块分布的软玉。有虎皮色色皮的,称为虎皮玉;有糖色色皮的,称为糖皮玉;有黑色色皮的,称为黑皮玉。俏色只要颜色漂亮,质进细腻,设计得好,也会有珍品产生。花玉则是指由二种以上颜色组成花斑色的软玉,通常价值较低。

声明:以上图文重在分享,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谢谢。

本文源自头条号:雅兴阁珠宝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和田玉名称、原产地的讨论

下文为岳蕴辉在“和田玉名称讨论会”上的发言,经过本人整理,现全文发表。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对于和田玉的名称和原产地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最近,又有人提出了关于和田玉原产地,名称方法的一些观点,在行业里引起了一些争论。甚至有好事的记者著文说“